●约谈,是一种新的监督方式,既是履行纪检监察职能的重要手段,也是落实主体责任的重要举措。
●约谈,需要工作具体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增强操作性、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才能有效解决什么时候谈、谁来谈、谈什么、怎么谈的问题。
●约谈,只有同问责等其他监督方式结合起来,合力推进、直面问题,才能发挥真正威力。
把纪律挺在前面,抓早抓小,履行好监督责任,切入点在哪里?抓手是什么?甘肃省纪委驻省农牧厅纪检组组长尹昌城说:“通过实践摸索,我们感到约谈是一种有效的监督方式。”
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驻厅纪检组将约谈作为履行纪检监察职能的重要手段,不断深化认识,完善制度,创新约谈方式,提高约谈质量。
形成共识,让约谈成“常态”
“约谈,不就是谈个话吗!”。
“约谈那是纪检组的事,与我们党委关系不大。”
……
在驻厅纪检组刚开始开展约谈工作时,曾出现过一些不同的、质疑的声音。
“约谈绝不是纪检组的独角戏,更是落实主体责任的重要举措。各级领导干部既要自觉接受约谈,更要逐级开展约谈。”在今年厅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厅党组书记、厅长康国玺及时进行针对性回应。
通过约谈既能压“担子”明责任、划“红线”敲警钟,更能拉“袖子”早提醒、补“短板”强素质,在层层传递压力、逐级推动责任落实、及时纠偏定向、倒逼纪检干部素质提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和主动作为。
全系统建立上下联动、层层传导、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约谈工作格局,全厅各级党组织负责人先后开展约谈活动100多场次,涉及各级领导干部360多人次。
“约谈,这种监督方式就是好。它既不是组织处理,也不是线索处置方式,只要谈的问题深入具体,监督就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监察室主任王以忠说:“我们紧盯关键节点、区分不同对象,及时开展约谈,效果非常明显。比如,对婚丧嫁娶者明确桌数、宴请对象,对有接待任务的强调接待标准、陪同人数,对举办会议的明确会议费使用管理规定,等等,及时一对一、面对面地给他们讲有关廉政要求和规定。”今年以来,省农牧厅系统先后有6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举办婚丧嫁娶,无一人触“底线”;召开各类会议18次,无一单位踩“红线”。
今年以来,驻厅纪检组3次约谈新提任领导干部,在办理25件反映领导干部问题线索中,先后约谈提醒18人次,及时解决倾向性、苗头性问题6个。
驻厅纪检组将开展约谈作为提高纪检干部能力的重要途径和平台,约谈前组织学法规、搞调研,约谈时以老带新、培训帮带,约谈后总结反思、撰写心得。监察室副主任闫沛峰深有感触地说:“约谈看似约谈者主动,被约谈者被动,压力似乎都在被约谈者身上,但其实不然。我们不仅约谈了别人,还考验了自身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倒逼我们更好地履行监督责任。”
建章立制,细化约谈程序
什么时候谈、谁来谈、谈什么、怎么谈?
针对以前大多是发现违纪苗头时谈、出现偏差时谈、群众反映时谈,既随意,也被动,实效也不高。驻厅纪检组出台了《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约谈制度的规定》《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联络员工作制度》等,合理界定了约谈的8种情形,明确约谈时机,细化约谈内容,规范约谈流程,突出约谈评价,增强了约谈的操作性、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
为有效防止以约谈代替纪律审查,大事化小、一谈了之,特别规定一旦发现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决不允许以约谈代替处理,该查处的查处,该纠正的纠正。
检查调研中,发现约谈内容泛化、杂乱的问题比较突出,诸如有的把约谈等同于一般的工作汇报或交流;有的约谈提纲一稿多用,不区分对象、千篇一律;有的只讲群众反映问题,对其他渠道掌握的问题不讲不谈。对此,驻厅纪检组及时出台办法,将约谈内容细化为日常约谈、警示约谈、告诫约谈3种类型。日常约谈侧重了解掌握约谈对象主体责任落实、“一岗双责”和个人思想、廉洁自律等情况;警示约谈主要针对问题线索不具体、内容比较宽泛,或危害程度轻微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出防范措施和要求;告诫约谈则重点是针对一般性违纪违规问题,对其进行告诫谈话,明确提出整改时限和要求。
在明确约谈时机、内容的同时,驻厅纪检组还从“确定主题和对象、了解相关情况、通知约谈对象、组织实施约谈、汇总约谈情况和跟踪督办”五个方面细化约谈程序。诸如,约谈要在厅党组统一领导下,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工作分工,分级分层组织实施;厅党组书记约谈由办公室承办,分管厅领导约谈由相关业务处室承办,厅属各单位和处室参照执行;可以为个别谈话,也可以为集体谈话,等等。同时,还制定印发约谈通知书、约谈记录表、约谈整改通知书等约谈文书模板,对相关内容统一规范,明确填写、保管、移送要求。
直指问题,务求约谈实效
约谈不是简单的布置工作或情况汇报,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盯住某一个人、某一件事、某一问题约谈,针对一个方面、一个重点约谈,通过约谈解决问题,以问题整改倒逼责任落实。
今年初,驻厅纪检组按照“紧盯节点、先查后谈、问题引导、直面现实”的思路,对近年来厅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考核、财务审计检查、日常监督和作风建设明察暗访等情况,进行了一次大起底。通过分析梳理查找了财务管理、公务接待、公车管理等方面10类21个苗头性问题。对反映问题较多、考核排名靠后、资金项目集中的单位和重要岗位人员进行了重点排查,有针对性地确定了约谈对象和谈话重点,分批分次对30多个厅属单位一把手和厅机关处室负责人进行了约谈。
“约谈不是请客吃饭,只有将约谈同问责等监督方式结合起来,上下联动、合力推进,备足‘弹药’、做足功课,不留‘情面’、直面问题,挂账销号、紧盯整改,才能发挥约谈的真正威力。”监察室主任王以忠如是说。
在半年党风廉政建设检查中,驻厅纪检组感到有的单位约谈场面很热烈,资料很完善,但一味地只求频次和人数,不求质量和效果,偏离了约谈初衷。对此,驻厅纪检组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四查五不”活动,有效解决了有的单位约谈“完成任务”“走程序”的问题。“四查”,即查约谈内容是否紧扣责任、传导压力,查约谈询问是否指出问题、切中要害,查约谈意见是否针对性强、对症下药,查约谈整改是否坚决有力、责任到位。“五不”,即不得在约定的时间、地点和要求下无故拒绝约谈安排;不得敷衍应付,隐瞒、编造、歪曲事实和回避问题;不得追查、打击报复提供线索或举报人员;不得跑风漏气,向约谈对象泄露不应告知的情况;不得包庇、袒护约谈对象,或利用约谈谋取个人利益。
不能让约谈成为“空谈”。在实践中,驻省农牧厅纪检组不断完善机制建设,通过给约谈对象下发整改通知,明确整改时限和要求,建立挂牌督办,限时整改等措施,推动问题整改,增强约谈实效。目前,省农牧厅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厅属单位负责人层层约谈在厅系统已蔚然成风,约谈已成为直面问题、整改问题、强化监督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