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区已辞退不遵守工作纪律、作风漂浮的干部19人;兰州市西固区对超标准接待和违规接待的5名干部进行了问责处理;皋兰县问责处理15名违反作风纪律的科级干部;榆中县对27辆违规购置车辆进行了拍卖处置;永登县清理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借款184万多元……不久前,甘肃省一批被巡视地区和单位在甘肃廉政网和本部门、县区官网上公布巡视整改情况,“晒”在阳光下,接受社会监督,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2014年12月至2015年2月,甘肃省委派出的5个巡视组对省文化厅、省水利厅、省林业厅和兰州市的兰州新区、西固区、榆中县、永登县、皋兰县,平凉市的静宁县、崇信县、庄浪县、华亭县,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巡视。
巡视结束后,各巡视组根据省委“五人小组”和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意见认真研究形成反馈意见,根据被巡视地区、单位不同情况和特点,及时分层次进行反馈,按照严的要求,不遮掩、不回避,直指矛盾和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意见,将责任和压力传导下去。
巡视成果要落到实处,关键看整改。各被巡视地区、单位根据反馈意见,以问题为导向,及时研究制定巡视整改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目标任务和时限要求,逐条梳理、对号入座,动真碰硬、标本兼治,分类推进、深入整改,取得阶段性成果。
廉政问题不放过
针对巡视反馈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方面的问题,被巡视地区和单位加快整改节奏,迅速定措施、拿方案,明确任务书、列出时间表,逐项落实改进,让干部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
巡视组指出,省水利厅对借用资质投标、围标串标、转包或违法分包等问题监管力度不够、手段滞后。针对这一问题,省水利厅完善市场主体信用档案、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建立诚信红黑名单及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加大对市场主体不良行为的监管力度。同时,制定相关制度,规范招标备案手续,加强招投标过程监管和加大违纪违法问题查处力度,维护招标投标秩序。
省疏勒河管理局针对干部监管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对违反党纪政纪的2名科级干部和1名职工严肃处理,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不力、干部监管不严的3名处级干部诫勉谈话。
省景泰川电力提灌管理局针对保护有余、惩戒不足、监管宽软的问题,严肃查处党员干部违纪案件。3月18日,对工作不尽责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13人进行问责处理,其中处级干部5名,科级干部4名,一般职工4名。
针对巡视组反馈的“村干部涉农职务犯罪方面的问题”,崇信县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对查出的问题,责令有关乡村限期整改,对2名村干部给予党纪处分。静宁县围绕涉农补贴、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救助资金等进行专项整治,查处了一批典型案件,严肃处理了相关责任人。
针对征地拆迁方面存在腐败隐患问题,今年以来,兰州新区严肃查处虚报冒领、优亲厚友、贪污侵占、私分滥分等违纪违法问题,对两名乡镇干部在征地拆迁过程中涉嫌违纪违法案件进行了组织调查,涉嫌违法问题已移送司法机关;对3名村社干部利用职务便利侵占挪用征地补偿款等问题移送司法机关并给予了相应党纪处分。
永登县针对土地整理项目存在挪用资金、贪腐等违纪违法的问题,建立健全项目资金运行机制,落实资金专款专用单独核算制度,坚决杜绝截留、挪用或挤占现象发生。实行县财政直接支付或转账支付,从源头抓好资金管理。强化对项目预算执行情况、资金使用与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和审计验收,防止资金监管漏洞。针对干部长时间借款不还的问题,永登县通过下发催缴借款通知,组织各单位开展自查清理,规范现金使用和管理,全面收缴借款。目前,该县共清理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借款184万多元,回收借款121万多元,其余借款回收工作按计划有序推进。
针对巡视组指出有的单位一把手依然直接分管财务问题,省文化厅党组迅速对省直文化系统提出要求,立即改正,并开展省直文化系统摸底排查,对一把手依然直接分管财务的单位,要求限期整改。同时,将定期对下属单位财务管理进行检查,跟踪指导、监督。此外,从严控制下属单位和个人借用公款,追回下属单位、干部职工历年借(欠)款301万元。
反对“四风”不打折
“四风”问题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被巡视地区和单位以巡视整改为契机,严抓严管严查,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针对巡视组反馈的个别部门存在行政效率不高,服务意识不强,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以及一些干部精神懈怠、干事创业的劲头不足等问题,庄浪、崇信、静宁三县认真整改。庄浪县通过常态明察暗访和定向明察暗访,严厉整治“庸懒散慢”等作风问题,调处劳动争议案件63件,为800名农民工追回被拖欠工资1200万元,清理清查出“吃空饷”人员10人。静宁县持续深入开展“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紧盯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明察暗访,对违反规定的4个单位进行了通报。
白龙江林业管理局进一步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党政主要领导对机关12个处室负责人集体约谈,对5名干部单独约谈,开展监督检查和明察暗访4次,严肃处理3名违纪干部。
皋兰县把转作风要求落实到监督的主责主业上,组织开展检查、抽查46次,现场督促整改问题58条,责令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21家单位限期整改,先后问责处理违反作风纪律规定的科级干部15名,通报典型案例4起。
针对办事拖拉、推诿扯皮、吃拿卡要问题,西固区委强化监督检查,今年以来,点名道姓通报曝光4起典型问题。同时,深化审批改革,确保审批时限比2014年整体压缩30%以上。针对公款吃喝的问题,西固区严格公务接待事前审批程序,凡需承办公务接待的,必须按程序报批,必须见“三单”,按要求注明接待来客的姓名、人数、接待原因,作陪的人员姓名、人数等,否则不予核销。今年第一季度,“三公”经费同比下降45.98%,其中公务接待费用同比下降50.68%。对超标准接待和违规接待的5名干部进行了问责处理。
针对公务用车方面的问题,榆中县严格执行春节、国庆长假期间公车定点集中封存和其他法定节假日、周末公车停驶封存管理制度。完善车辆使用备案制度,对27辆违规购置的车辆进行了拍卖处置,有效防止了公车私用和国有资产流失。
用人问题不回避
选人用人问题,备受干部群众关注。被巡视地区和单位敢于直面问题,正视矛盾,对症下药,一一回应,件件落到实处。
静宁县针对巡视组反馈的“空中飞人、‘吃空饷’、虚假学历档案”等问题,严格执行机关事业单位“三定”方案,扎实开展“吃空饷”专项整治,清理“吃空响”人员11名。严把机关事业单位进人“入口关”,从源头上杜绝“空中飞人”现象。对全县所有干部人事档案特别是“三龄两历一身份”信息进行核查认定。
庄浪县针对巡视组反馈的“跑官要官、打招呼说情等现象依然存在”问题,建立了拟提拔人选情况审查制度,严把提名人选资格条件,制定《干部选拔任用记实办法》,全程记实为用人失察责任追究提供依据。
针对巡视组反馈的一些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能力素质不能适应发展需要等问题,华亭县对所有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了轮训,对20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集中整顿,调整村班子3个,撤换村干部5名。
在选人用人方面,兰州新区对业务素质考核不合格的干部限期调离新区或解聘,畅通干部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通道;严格执行干部末位淘汰制度,切实解决“庸懒散混”问题。去年以来,已辞退不遵守工作纪律、作风漂浮的干部19人,对8名干部留用察看。
针对超职数配备的干部还没有充分消化问题,西固区研究制定方案,对超配干部分期分批进行消化,已消化23名党组织书记、13名兼职干部、12名实职干部和13名乡镇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正常退休干部6名。截至目前,全区共消化超职数干部102名,占总数的60.7%。(记者 姚志宏 王彬)
《中国纪检监察报》(2015年7月21日 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