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体育投注怎么玩_365bet体育在线滚球下载_28365-365.com县纪检监察网 365体育投注怎么玩_365bet体育在线滚球下载_28365-365.com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你的位置:首 页廉政教育 》廉政文化

        吕碧城与秋瑾

        来源:365体育投注怎么玩_365bet体育在线滚球下载_28365-365.com纪检监察网    浏览量:2483    发布时间:2015-04-01 00:00    选择字号:T | T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15-03-23 09:55

          吕碧城真称得上是近代一个神秘人物。她的身世,她的经历,她的思想和结局,在很大程度上,都称得上是一个谜。同样,吕碧城与“鉴湖女侠”秋瑾之间的交往,也是扑朔迷离。

          吕碧城在天津少年成名时,秋瑾正跟丈夫王子芳住在北京。丈夫在清廷度支部,也就是以前的户部谋差,秋瑾无事时则读读书,写写诗练练字什么的。也就是在那段日子,秋瑾认识了丈夫同事的妻子吴芝瑛。吴芝瑛是吴汝纶的侄女,安徽桐城人,出身书香门第,博览群书。在吴芝瑛家中,秋瑾接触到大量进步书籍和报刊,思想上也越来越趋向于革命,行动也越来越富有激情。因为诗写得好,人漂亮又豪爽,秋瑾在北京南方文人圈内很有一些小名气,常以“碧城”为号写一些诗文流传。当吕碧城的诗、词、文不断在《大公报》推出的时候,秋瑾看到另一个“碧城”佳作迭出,很震惊,很快就成为吕碧城的“粉丝”。1904年,秋瑾决意改变一成不变的生活,考虑去日本留学。那一次去天津办些手续,就顺便去了大公报馆拜访时任副刊主编的吕碧城。

          秋瑾来报馆的时候,装扮得很特立独行:头上梳一个女人的发髻,身上却一袭男人打扮,穿着长袍马褂,看起来风流倜傥,把一帮男编辑看得一愣一愣的。秋瑾见到吕碧城也很吃惊,没想到吕碧城如此年轻,也如此漂亮,一叙之下,得知吕碧城比自己小九岁,更是啧啧惊叹。当晚,吕碧城邀请秋瑾留宿自己屋内,彻夜长谈,直至天明。两人谈些什么,吕碧城并没有提及,不过可以推断的是,双方都是有主见的人,秋瑾想以自己的革命主张说服吕碧城;吕碧城也想以自己的改良和立宪说服秋瑾,只不过谁也没有成功。并且,双方对于满人的态度也不一样:秋瑾是坚定的民族主义者;而吕碧城则温和得多,并且吕碧城当时正跟旗人英敛之坠入情网,自然不会赞同秋瑾的“偏激”主张。第二天早晨,二人友好分手了。吕碧城后来在叙述这一段情景时,不无得意地说:秋瑾一看才华不如自己,便将自己的名号“碧城”让出,以后再也不用“碧城”这个号了。

          女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永远是微妙的——秋瑾在与吕碧城见面之后,不久就东渡日本了。到了日本之后,秋瑾给吕碧城写了两封信,吕碧城都把它刊发在《大公报》上。在此之后,两人断了联系,思想和行动大相径庭:秋瑾忙于革命,也与徐锡麟有了非同一般的友情;吕碧城呢,则先坠入情网,然后由情悟道,对宗教和解脱有了浓厚兴趣。一直到秋瑾1907年从日本回国,大约是约吕碧城写稿,又跟吕碧城重续旧情——吕碧城后来回忆,她曾为秋瑾创办的《中国女报》撰写了发刊词。不过后人查实《中国女报》创刊号,发刊词的署名却是“秋瑾”。这当中的误差,是吕碧城记忆有误,还是秋瑾篡改了吕碧城的名字,或者是吕碧城答应自己写文章以秋瑾的名义发表,故人皆逝,一切都不得而知了。不过两位才女的交往,似乎一直不咸不淡。颇有意味的是,虽然两人诗词绝佳,但从未见二人你唱我和——才气是一种锋芒,这两个人,大约都有些忌惮彼此的寒光吧?

          这一段续缘没有延续多长时间,到了七月份,秋瑾因徐锡麟安庆暴动一事被捕,很快被杀于绍兴古轩亭口。吕碧城听说秋瑾被杀,五味俱陈,用英文写了《革命女侠秋瑾传》,发表在美国纽约、芝加哥等地的报纸上,叙述了自己与秋瑾的交往,表达了一些悲伤,也表达了一些困惑。那一个“碧城”的激奋,是这一个“碧城”所无法理解的。秋瑾被杀后,很多资料说是吕碧城冒着极大风险,派仆人到绍兴为秋瑾收殓遗体,暂厝于卧龙山下;后来又委托吴芝瑛、徐自华等人移至西湖边上安葬。还有资料言之凿凿地说吕碧城的这一番举动差点惹出了麻烦,只是因为有着袁二公子等人的背景,清廷才没把吕碧城怎么样。我没有看到材料的具体来源,很多资料在叙述这一段时,都语焉不详;也有的干脆说没有这回事,指出秋瑾的遗体是由当时的慈善组织“同善局”出面收殓的。吕碧城到底是不是出面替秋瑾收过尸,现在恐怕很难验证了。

          不过秋瑾的死,对于吕碧城的触动是很大的,这样一个既漂亮、有才气,且有胆识的女子,就那样离开了人世。一想起这事,吕碧城对于人生又增添一些虚幻感。1916年秋,吕碧城与袁克文、费树蔚等诗友游历杭州,路过西泠桥畔秋女侠祠时,想起与秋瑾的一面之缘,吕碧城感慨良多,当即赋诗一首,题为《西泠过秋女侠祠次寒云韵》:

          松篁交籁和鸣泉,合向仙源泛舸眠。负郭有山皆见寺,绕堤无水不生莲。

          残钟断鼓今何世,翠羽明珰又一天。尘劫未销惭后死,俊游愁过墓门前。

          这首诗似乎写得一般,旧伤新愁,难以言表。这个时候,距秋瑾被害已近十年,清廷已被推翻,共和的民国一直不尽如人意,乱哄哄的你方唱罢我登场。世事变得更加纷乱了。吕碧城此时三十四岁,却望穿秋水成为一个佛教徒了。从诗中看,吕碧城自称“惭后死”,其实并不是对秋瑾之死愧疚,而是对于自己仍存于这个世上颇感羞赧,浮生于世,强自欢颜,实在是没有太大的意义。这一个“碧城”的“觉悟”,就不是那个“碧城”所能理解的了。(赵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