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瘦高的个子,戴着一副眼镜,脸上经常挂着笑容,一副斯文的样子,不熟悉他的人,很难把他与坚守纪律审查一线整整二十年的纪检干部相挂钩。他叫郭武俊,现任福建省龙海市纪委常委、第一纪工委书记,主要分管纪律审查和案件管理工作,多次被福建省纪委、漳州市纪委抽调参加纪律审查工作,并因在工作中表现突出、取得优异成绩,受到漳州市纪委、监察局嘉奖。
一项学习持之以恒二十载
“在纪律审查的领域里,谁也不能自称高手,只有不断地学习、实践、总结,才能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才能提升与腐败分子斗争的本领。”这是郭武俊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纪律审查工作有其特殊性,忙起来没日没夜,一旦突破并移送审理或司法机关后,在进入下一个案件前,都有一个空档期。这时很多人都会放松一下自己,喝喝茶聊聊天。可是郭武俊却躲在角落里,捧着书本安静地学习。很多人不理解,“你都干了二十年的纪律审查工作了,还有什么需要学习的?”他总是笑笑说,学无止境,这是新的《准则》和《条例》……我要学习一下。
勤学的郭武俊,不仅热衷于自己思考和钻研,也乐于指导、帮助身边的工作人员。在办公室里,经常出现这种景象:在10多平方米的办公区域,挤了七八个人,大家争得面红耳赤。不了解情况的还以为他们是在吵架,其实这是在他的组织下,对案情进行分析、对案件的性质进行定性或对下一步工作展开讨论。郭武俊说这种做法有利于大家各抒己见,是对纪检监察业务的深入学习,有利于对案件准确定性,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从而倒逼大家平时加强学习。
二十年来,他坚持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运用相结合,形成了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良性循环,理论与实践的融汇贯通,练就了“火眼金睛”。2014年,工作出色的他被抽调到福建省纪委协助查办龙岩市某案件,这次机会进一步拓宽了他的视野,提升了他开展纪律审查工作的能力。
一份担当义无反顾不畏缩
“做这一行,就不要想着怕得罪人,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郭武俊既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年来,他一直从事纪律审查工作,恪尽职守、义无反顾地战斗在反腐败的第一线。他长期坚持在纪律审查一线,与其他同志同吃同住、同甘共苦,与困难斗争,秉公执纪,确保把每个案件都办成“铁案”。他先后查办了海澄镇溪北村“两委”共同贪污百万元土地征迁款案,农机站干部与他人同谋贪污造成100多万元的国家补贴流失案,榜山镇党委书记甘某、港尾镇党委书记蔡某、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林某、市财政局局长林某贪污受贿案等一批腐败案例。
他不仅善于克服困难、敢于碰硬,还善于抓早抓小,及时处置各类问题线索。去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龙海市纪委接到群众举报,反映港尾镇格林村“两委”干部及业务员合谋贪污私分救灾救助款。举报内容言之凿凿,有具体的领款时间、名单、金额等详细内容。本着快查快办的原则,郭武俊与同事们对此信访件做出精准研判后立即组织人员集中力量进行调查。短短两天时间,调查组人员迅速查实了格林村“两委”干部及业务员私分和挥霍虚报冒领的工程建设款的违纪事实,随即将12名涉案的村“两委”成员及业务人员全部移送司法机关查处,群众闻之无不拍手叫好。
一腔热血侠骨柔情终不悔
2012年以来,随着反腐力度的加大,处在反腐第一线的他更忙了,经常加班加点,甚至忙到深夜。“家人会有意见了!”大家对他开玩笑,他总是微笑着说:“等有时间就尽量多陪伴家人弥补一些吧!不过,这么多年了,家人也已经习惯了。”
郭武俊对待纪检监察事业始终是充满热情、执着不悔,而对于找上门来的人情却有点“冷”。“做这一行,最主要的是要耐得住寂寞!”在纪律审查过程中,难免会涉及熟人、亲友,也会碰到违纪人员或家属找人说情,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他必须抵住诱惑、管住自己,只能对人情说“不”,最后,把亲戚、朋友得罪了。
如何耐得住寂寞,拒绝迎来送往的人情风?对此,郭武俊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坚决的行动:做好自我心理调节,排除外界干扰。只要是正常的上下班,他都坚持每天跑步,浑身大汗淋漓之余,转移了工作上的精神压力,也没有了其他的思想杂念,顺便将工作的思路捋清晰。回到家,洗漱后再看会儿书,或者陪家人聊聊天、辅导孩子学习,果真是“躲进小楼成一统,哪管冬夏与春秋”了。这也算是他对家人的一种补偿吧!
“郭常委,那边工作结束了,回来上班了?”这是从漳州市纪委赶回龙海参加委局全体干部会议的郭武俊收到最多的问候。“是啊,昨天的工作结束啦,今天晚上继续开始……”他幽默地说。原来,这段时间,他又被上级纪委抽调去参加纪律审查工作了。这正印证了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反腐在路上,一刻不得闲。(郭子达 杨燕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