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武威市纪委 发布时间:2015-01-05 10:31
民勤县按照“高素质、能担当、作风好”的要求,在“认准、选好、管常、立规”四个方面下功夫,用好制度选好干部,切实加强乡镇党委带头人队伍建设。
注重考核研判,在“准”字上打基础。近年来,通过“三位一体”目标责任考核与开展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研判工作,找到了全面科学了解乡镇党委书记情况的“金钥匙”。一是考准实绩。内容上,体现中央和省市委新要求,不简单以GDP增长论英雄;方法上,综合运用实地考察、电话访评、民意测评等多种方法,多维度考准考实乡镇党委书记政绩。二是判准实情。一方面,突出研判乡镇党委书记“德行品质、能力绩效、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表现情况,看专业、经历、能力等是否人岗相适、人尽其才。另一方面,注重研判“班子结构、运行情况、工作实绩、廉洁建设、优化方向”等内容,看领导科学发展的思路清不清、作风好不好,成效是否明显、群众是否满意。同时将考核、研判结论与督查、审计、廉政等情况相互求证、综合考量,力求把“脉”更准。三是用准结果。根据考核研判结果,实行“三案”管理。静态分析乡镇党委书记的基础信息,建立档案;动态了解带领班子的运行情况,更新备案;及时运用研判结果,调整预案。
突出选优配强,在“好”字上做文章。一是坚持“好干部”标准。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二十字”好干部标准和“三严三实”要求作为选拔的基本遵循和重要标尺,好中选优、优中配强,绝不降格以求。二是形成正确导向。坚持以实绩取干部,把那些谋实事、干实活、求实效,干事创业、稳扎稳打、久久为功、作出实绩的干部选为乡镇党委书记,形成鲜明用人导向。三是营造良好生态。从中央和省市委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中汲取教训,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强化对乡镇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构建完整闭合追责链条。
加强动态监测,在“常”字上下功夫。杜绝以往“不换届不考察、不提拔不谈话、重选配轻管理”等问题,做到经常管、管经常。对干部群众反映问题较多的乡镇党委书记,组织部门重点跟踪,谈话诫勉调整并重,做到及时预警、及时调整,始终保持乡镇党委书记履职尽责、在轨运行。与此同时,对乡镇党委书记调整后的情况,不定期“体检”、动态掌握,帮助其进入角色。
扎紧制度笼子,在“严”字上抓落实。一是从严教育。重点抓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持续抓好乡镇党委书记的专题培训和延安精神再教育,着力强化乡镇党委书记的政治理论、道德素养和纪律意识。二是从严整治。集中开展“超职数配备、违规进人、不按程序选人用人”、“干部档案涂改造假”等专项整治,确保执行干部选任条例不走样。三是从严监督。严格执行党的纪律,突出对乡镇党委书记的监督约束,拓宽监督渠道、创新监督形式、完善全程纪实监督等办法,使他们不敢擅权、不敢失责、不敢懈怠。同时,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畅通乡镇党委书记与县委沟通渠道,帮助解决工作和生活实际问题,使他们专心、安心、全身心投入工作。(编辑 马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