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日,6个基层单位因工作人员不坚守岗位被通报,主管单位负责人被约谈;2015年7月20日,6起“四风”典型问题被通报,9人受到党政纪处分;2015年12月21日,6起违反工作纪律的问题被通报,11人受到组织处理和党政纪处分;2016年4月20日,5起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被通报,相关人员受到党政纪处分……
近年来,高台县把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纪律审查工作的重点,紧盯权力密集部门、关键岗位和农村基层,强化措施,精准发力,着力查“蝇贪”治“微腐”,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员干部队伍的新变化、新气象。
抓创新 层层传导压责任
“有效治理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让群众利益得到最大程度保障,才能赢得群众信赖。要把监督执纪问责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把管党治党责任传导压实到基层党组织、基层党员干部身上……”该县县委书记在相关会议上多次强调。
在具体工作中,高台县探索推行了以“四式 ”管理、“六化”工作法为主要手段的链条式压力传导模式。通过图表式分责、链条式传导、网格式覆盖、倒逼式追责“四式”管理,使各镇、各部门、各单位党组织责任落实的保障措施更加细化、实化;形成细化定责、强化履责、常化督责、活化评责、实化考责、硬化追责的“六化”落实链条,切实强化了各级各部门的担责履责意识,全县9个镇均消除了“零”办案。
抓重点 明确导向严整治
群众关注的党员干部工作纪律自由散漫、为民办事吃拿卡要、公款消费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始终是高台县作风整治的重点。
今年“五一”前夕,该县通过迅速出击,明察暗访,发现并查处不严格遵守请销假制度、工作时间看小说、浏览与工作无关的网页等作风问题7起,共有4人作出书面检讨,对2人进行了提醒谈话。像这样的监督检查,在该县已常态化。
自2015年以来,该县不断加大整治力度,县纪委联合组织、财政、审计、公安等部门人员组成明察暗访组先后开展监督检查18次,检查机关事业单位148个,累计查处违反作风纪律规定的人和事76件(次),下发通报8次,下发纪律监察建议书、决定书18份,给予党政纪处分25人,诫勉谈话17人,责成29个单位和个人作出了书面检查。
抓联动 强化协调求实效
2014年,南华镇一村干部在申报良种补贴面积过程中,发生虚报冒领良种补贴资金的问题。这一违纪行为,是该县在开展乡镇纪委交叉监督检查时发现的。经核查,该村干部冒领了良种补贴资金1880元,南华镇党委给予其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不愿监督、不敢监督、不会监督、不能监督……始终是乡镇纪委自我监督中存在的难题。该县抓重点、破难点,探索实行乡镇纪委交叉监督检查制度,逐步形成了乡镇纪委之间的相互竞争和监督态势,增强了乡镇纪委突破案件能力,使一批损害群众利益的典型违纪问题得以发现查处。着眼于堵塞制度漏洞,该县强化源头治理,在骆驼城镇、黑泉镇试点开展了村务监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工作,在罗城镇试点开展村干部“述、询、评”工作,目前,各试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围绕开展“两查两保”专项行动,该县纪委牢牢靠实县属各部门、乡镇和村社党政组织的监管责任,并加强与行业部门的横向联系,通过直接查办、约谈交办、发函督办等方式,强化违规违纪问题查办整治。
抓查处 拓展载体强合力
去年,高台县探索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巡察工作,并将巡察工作向下属单位、行政村(社区)等基层党组织延伸;今年,计划实现对县、镇、村三级组织的巡察全覆盖。一次次的执纪创新、载体创新,使该县监督执纪的效果实现了最大化。
仅2015年,该县在对30个县属部门、6个镇的党风廉政建设巡察中共发现问题806个,其中纳入问题线索台账91个,转立案9件。今年,该县已完成对8个县属部门、3个镇、28个村的巡察工作。同时,该县注重发挥执纪执法和涉纪涉法两条渠道在发现问题线索方面的作用,健全问题线索移送共享机制,形成了纪律监督工作合力。
有违必究、有案必查、有腐必惩的执纪问责力度,在该县形成了查处“四风”和腐败问题的高压态势。2015年以来,该县纪检监察机关处置问题线索241件,立案89件,给予党政纪处分93人,移送司法机关3件,其中,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案件28件,切实扞卫了党规党纪权威,有力维护了群众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