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体育投注怎么玩_365bet体育在线滚球下载_28365-365.com县纪检监察网 365体育投注怎么玩_365bet体育在线滚球下载_28365-365.com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你的位置:首 页廉政教育 》廉政文化

        【每周廉政故事】苏国英:与“红色”的不解之缘

        来源:甘肃廉政网    浏览量:2969    发布时间:2016-10-17 10:24    选择字号:T | T

        92岁的老红军苏国英

        2011年5月16日,流落会宁的最后一位红军战士苏国英长眠于这片红色热土。

        苏国英,1920年8月出生于湖北省,1935年4月参加红军,2011年5月因病去世,享年92岁。成长于红色之地、毕生忠诚于革命事业、病逝于红色之地的红军战士苏国英,一生始终与“红色”“血肉相连”。

        结“红”缘——

        苏国英的出生地,今属重庆市城口县。城口县地处重庆最北端,与川、陕、鄂交界,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29年4月,在党的领导下,城口、万源农民起义军发动固军坝起义,在城口、万源边界开始武装割据,建立了川东游击队。1933年10月,城口县苏维埃政府成立。1934年9月15日,城口县第一次工农兵大会召开,建立了县、区、乡、村苏维埃政权,是重庆唯一成建制建立苏维埃政权的红色之城。苏区时期,城口1/10的优秀儿女参加了红军和游击队,这其中,就包括苏国英9兄妹中的6个。

        1935年4月,长期受地主剥削,家境贫穷,不堪重负的苏国英,在红军“打土豪、闹革命、帮穷人、求解放”的宣传动员下,踊跃报名参加了红四方面军,被编入了妇女独立二团,直属红四方面军总部领导。从此,与“红色”结下了不解之缘。

        走“红”路——

        1935年5月,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从川陕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6月,红四方面军到达四川懋功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在红军懋功会师时,苏国英打着红旗,亲耳聆听了毛泽东、朱德给红军战士的讲话。长征途中,苏国英随部队长途跋涉,一面行军一面打仗,两翻雪山、三过草地多次负伤,死里逃生,受尽了磨难。

        然而,1936年10月,在长征就要在会宁胜利会师前夕,命运与苏国英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苏国英腿部受伤了。当时正值部队夜间急行军,苏国英拼尽了全力还是未能跟上大部队。第二天,她躺在田野里,饥病交加,为了活命只得拖着病体沿街乞讨,幸亏碰见了好心人党世明夫妇收留、照顾。后因通信不畅、交通闭塞、行动不便,只得含泪留在了通渭县陇川,从此与部队失去联系。

        1937年,苏国英与当地青年张兴海结婚,但是苏国英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大部队,她渴望着红军大部队的到来,期盼着能再回到魂牵梦萦的红军。“后来我才听说,三大主力红军在会宁会师后,鉴于长征后人员有比较大的减少,我的战友被整编成妇女抗日先锋团,西渡黄河进行了艰苦的战斗,后因弹尽粮绝,多数人英勇牺牲,只有极少数人像我一样流落在大西北各地。”老人生前悲痛地说。据统计,在红军长征期间,共计有52名红军流落到甘肃会宁。

        感“红”恩——

        老红军苏国英全家福

        “我们全家六口人参加红军,因为分到不同的部队里,再没有见过面,不知是死是活。”晚年的苏国英对娘家人异常思念,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孝顺的子女、幸福的生活让流落异乡的她感到了莫大的安慰。

        1983年,党和政府多方面关心在农村的老红军,苏国英被确定为老红军。1986年、1996年、2006年,苏国英分别受会宁县邀请参加了红军会宁会师五十周年、六十周年、七十周年庆祝活动。2006年10月25日,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赴会宁慰问演出时,苏国英在老红军、劳模席上观看了演出。当看到节目“大会师”的场面时,苏国英激动得流下了热泪……

        在生活上,政府每年发给苏国英万余元的生活费用,逢年过节,县委县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都来慰问,还请专家给苏国英体检,送去药品,让苏国英十分感动。受苏国英的影响,她的儿女们对她极尽孝道。她爱吃米饭、蔬菜,儿媳妇、孙媳妇总是千方百计满足她的要求。苏国英生前曾感慨地说:“现在生活好啊,党和政府关心,儿女们孝顺,我感到很幸运,很满足!”

        “今天参观红军会师圣地,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更加深切地了解到当年革命斗争的艰难困苦,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当年你们跟着毛主席、跟着共产党、跟着红军,不畏艰难,浴血奋战,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你们是革命的功臣,党和人民永远铭记着你们的功绩!”2006年除夕,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宁慰问时对苏国英等人的历史功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苏国英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她爬雪山过草地、历经千山万水,喝马尿嚼皮带、受尽千难万险,但始终保持着昂扬的革命斗志、坚定的革命志向、乐观的革命情怀,与她的战友们患难与共、浴血奋战,一起奠定了共和国胜利丰碑底座的基石。(供稿 张荣学 周正卿 编辑 杨霞)



        上一篇: 自知者英 自胜者雄

        下一篇: 红色甘南的“绿色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