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体育投注怎么玩_365bet体育在线滚球下载_28365-365.com县纪检监察网 365体育投注怎么玩_365bet体育在线滚球下载_28365-365.com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你的位置:首 页廉政教育 》廉政文化

        《每周廉政故事》岳钟琪:心系黎庶的一代名臣

        来源:甘肃廉政网    浏览量:3946    发布时间:2017-01-23 11:00    选择字号:T | T

        “永泰龟城”,景泰人并不陌生,当地人说起这座400年枯城时,都会充满怀念和自豪。怀念是因环境变迁城“枯”而起,自豪则因一代名将岳钟琪而生。

        岳钟琪(1686年--1754年),字东美,号容斋,岳飞第21世嫡孙,出生于“永泰龟城”。他一生驰骋沙场,为清朝初期建立多民族统一的国家立下赫赫战功,被乾隆皇帝称为“三朝武臣巨擘”。

        体百姓疾苦整肃官风显担当

        雍正朝初期,地方官吏贪赃枉法积重难返。1723年正月初一,即位仅40余日的雍正皇帝连发11道上谕,要求各级官员“宜将陋例积习,尽情禁革”,对胆敢顶风作案者,严惩不贷。然而,督抚等一级封疆大吏,“懈弛者十之八九,其中一尘不染者仅一二人而已。”

        1725年6月,岳钟琪代理川陕总督。他深知“水可载舟,亦能覆舟”,面对各级官员层层摊派,致使民不聊生的现状,不顾个人生死荣辱,下定决心彻底整肃官风。

        “官槽喂马草料、灯油……有派里下者,俱应永行禁革。”6月26日,岳钟琪逐一走访查实后,详细开列了大至马匹、节礼,小至坐褥、纸张的30项必须“永行禁革”的官场陋习,上书雍正皇帝,唯有革除官场陋俗恶习才能“绝旷世之疮疣,流万年之膏泽”,从而实现“帝德与民生而俱永,恩伦偕覆载以俱长”。

        雍正皇帝本就痛恨官场陋习,也深知这些陋习危害之大,同意岳钟琪大胆整肃官风,清除积弊。岳钟琪遂将禁令内容刻成石碑,安置在衙署门前,开始大力整顿吏治、清除积弊。由于他敢于担当,坚持满汉一视同仁,不避满族权贵,不到半年,川陕摊派之几近绝迹,他为国为民的作风,得到了雍正皇帝的肯定。

        忧边民困苦改土归流亲手足

        清初的川、藏、滇交界地区,分布着数量庞大的各族部落,为了争夺领地,部落间长期处于敌对纷争的状态,有的甚至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导致部落边界百姓苦不堪言。

        岳钟琪意识到,解救部落边界百姓于水火之中,根本在于化解少数民族聚居区各民族、各部落之间的矛盾和纷争。通过调查,岳钟琪确定了两个主攻方向——部族间的土地矛盾与部族内的土司承袭问题。

        化解土地矛盾之策:改土归流。上任之初,岳钟琪就着手实施了划边勘界工作,并对改土归流提出了详细的对策。雍正皇帝以“办理有方、宁番息事”对他给予了肯定和嘉奖。

        化解土司承袭问题之策:限定承袭时限与解封印信使用。在清朝,西南一带土司的承袭必须由地方官员层层上报,由督抚题奏皇帝允许,在这期间土司印信一律不得使用。只有等皇帝允许承袭后,才能使用,一些地方官员借机勒索,以致有些部落数年不能使用印信,造成各族番目专权生事,互相争夺,甚至酿成仇杀。对此,岳钟琪上书雍正“凡土官病故,该省督抚在题报时,必须查明应该承袭之人……限六个月内具题承袭。”还明确承袭人的未接任前,有使用印信管理事务的权力,地方官不得封固印信等4项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为维护各部落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赢得了各部族土司、边民的拥护和爱戴。

        念民生大计屯耕修水造福祉

        1726年,岳钟琪受命调查辖区适于屯耕的地方。他在实地查勘后发现,宁夏贺兰山下插汉拖辉至石嘴子一线东至黄河,西达西河,是一望无际的原野,土地肥沃,适于农作物生长,但是西河与六羊河是两条汉唐时期开凿的主渠道,大沟,黑龙口,倒流河等都是引水和分水的支渠,由于遗弃年久,被沙泥淤塞,如果在此修渠造坝,筑堤建闸,可耕种的土地有万顷之巨。

        雍正在接到岳钟琪的条奏后,认为“插汉拖辉之事甚属要紧……”,并按照岳钟琪的建议兴建了全长三百里“惠农渠”和一百一十余里的“昌润渠”,开辟了万顷耕地;在“适中之地”建立了“新渠”(县名),加强土地管理,保障军民生活,为宁夏北部地区后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八百里秦川自古以来就以人口密集、物产富庶着称,但是水的问题一直困扰和制约着三秦大地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发展瓶颈,岳钟琪在兴建西安府和凤翔府两大水利工程的同时,加大“动帑兴修”水利工程力度,不仅修建了泾河,渭河,泔河等河流饮水工程,疏通了年久淤积的郑国渠,白渠,成国渠等河渠,还根积极筑坝聚水,开凿水井,有效解决了农业用水的问题,为三秦大地的人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

        作为清朝以汉人身份位至公侯的超品级总督、尚书,岳钟琪一生屡受满族贵族的嫉恨和排挤,曾险些含冤而终,但他始终对国家、对百姓忠贞不渝、尽职尽责。时至今日,党员干部手握人民赋予的“公器”,更应以岳钟琪等古代名臣为镜,不忘服务人民群众初心,从一点一滴做起,时时处处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