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巡视组在对我省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中指出:截至2016年10月,仍有31%的乡镇纪委存在“零查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省纪委高度重视,立即召开集体约谈会,通报“零查处”乡镇名单,提出整改要求和时限,面对面传导责任和压力,督促限期实现执纪审查“零突破”,不折不扣落实整改任务。
经过两周时间的扎实整改,兰州、酒泉、武威、白银、定西、平凉、庆阳、天水、陇南、甘南、临夏等11个市州的360个“零查处”乡镇全部完成了执纪审查“零突破”任务,实现了从“零查处”到“零突破”的全覆盖;截至3月底,大部分立案案件已经办结,交出了一份合格的整改答卷。
严厉约谈明责 强化政治担当
3月7日下午,省纪委召开了整改落实中央巡视组反馈乡镇纪委“零查处”问题集体约谈会,集中约谈存在乡镇纪委执纪审查“零查处”问题的11个市州纪委书记,直指问题,限期整改。
“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充分认识巡视整改的政治严肃性和任务紧迫性,切实拧紧责任担当的螺丝,坚决认领整改任务,把‘零查处’整改作为当前纪检监察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优先安排,优先办理,雷厉风行抓落实,不折不扣完成好任务。”
“对整改不力、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甚至压案不报、有案不查的市州、县区和乡镇纪委进行层层问责,严肃追责,视情况进行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
开门见山,辣味十足,不留情面。严厉的约谈使11位市州纪委书记倍感压力和紧迫感,“零查处”乡镇数量居多、整改任务繁重的几个市州的纪委书记更是脸上火辣辣、心中沉甸甸。约谈会上,每位纪委书记依次进行了表态发言,领取了《约谈整改通知书》,立下了限期整改“军令状”。
“我们将深刻反思‘零查处’的原因,对近年来的工作进行深入检查,推动监督执纪问责从宽松软真正走向严紧硬。”一位被约谈的市州纪委书记现场表态。
会议一结束,有不少纪委书记就在会场打电话进行安排,并立即赶回市州,第一时间向市州党委书记汇报,连夜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整改任务,精心组织实施,周密安排部署。及时约谈县区纪委书记和乡镇党委、纪委书记,层层传导压力,靠实整改政治责任,督促县乡纪委立即紧张起来、迅速行动起来,全力以赴抓整改。
多措并举发力 集中攻坚“破零”
传递压力,催生动力,激发活力。
省纪委整改落实工作领导组办公室督促检查小组紧盯时限节点,强化跟踪督办,及时汇总分析进展情况,督促各市州加快整改进度。被通报的市县乡三级纪委上下联动,成立整改落实领导小组,实行领导蹲点包干责任制,细化任务分工,由市州纪委常委分包县区,县区纪委班子成员分包乡镇,乡镇纪委全部上阵,以雷厉风行的姿态和坚决果断的措施,压茬推进,集中突破。
省纪委对2015年1月以来涉嫌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线索进行了全面梳理,筛选出了863件重点线索,分批集中移交市县纪委,要求重点督办查处。各地抓住“零查处”问题症结,瞄准乡镇纪委不愿办案、不敢办案、不会办案、无案可办、办案效率不高、办案质量不高的问题,着力推进“零查处”问题的全面整改。
陇南市纪委针对乡镇“零查处”量大面广的突出问题,严格实行“一天一报告、一周一小结”制度,组建9个工作督查组,由班子成员带队分赴9个县区“驻守”督导,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诊断”指导,对具体的案件严格审核把关,提高整改效率,确保整改质量。到3月20日,该市存在“零查处”问题的107个乡镇均实现了“零突破”,截至3月31日,共立案110件,结案88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26人。
庆阳市纪委实行领导班子成员包县责任制,一对一指导督办。市县纪委对发现的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大排查,采取挂牌领办、提级联办、交叉互办等做法,督促指导各乡镇纪委加大执纪审查力度。
天水市纪委成立督察组,对县区纪委和乡镇纪委整改工作随机进行督察,既“督任务、进度、成效”,又“察认识、责任、作风”,督促县乡纪委拧紧担当的“螺丝”。县乡纪委把严查中央和省上转办问题线索、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作为此次整改落实的重点和突破口,到3月15日,涉及“零查处”的14个乡镇纪委全部实现了执纪审查“零突破”。
甘南州纪委积极探索创新执纪审查方式,采取交叉审查、指定审查、“异地”互查等措施,打破固定地域,打破人情“圈子”,扫除审查障碍,打消审查顾虑,有效提高了办案效率。针对基层执纪审查人员业务不熟的“短板”,通过以案代训的方式,压担子,教方法,授技巧,解决乡镇纪委干部不会办案的问题。同时,督促乡镇纪委变“守株待兔”为主动出击,排查出精准扶贫、农村低保、危房改造等方面的问题线索187条,对重点问题线索“解剖麻雀”深挖细查,查处了一批典型问题。
各地坚持“快”字当先的同时,秉持“严”字当头,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指导规范乡镇纪委信访受理、线索初核、立案审查等工作,坚持做到了程序不少、环节不减、流程规范,防止应付过关、凑数交差、盲目冒进等现象,提高了乡镇纪委执纪审查工作的质量和水平。采取“乡案县审”提级审理的办法,加强审理把关,指导乡镇纪委把握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格依纪依规定性量纪,有效避免了执纪过宽或执纪过头问题发生,维护了执纪审查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剑指蝇贪痼疾 保障群众利益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基层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就在群众身边,侵蚀了人民群众利益,啃食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挥霍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认同。
此次集中整改紧盯乡镇单位一把手及班子成员、具体负责惠农政策及资金管理的乡镇干部、村级“两委”人员以及受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等“重点人”,突出排查反映精准扶贫、农村低保、危房改造、退耕还林、医保社保、救济款物、征地赔偿等方面的问题线索,严肃查处套取惠农资金、克扣截留、侵占挪用、优亲厚友、吃拿卡要、欺压群众等问题,使一批基层党员干部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群众身边的“蝇贪”问题得到了遏制,在基层引起了震动,增强了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效的获得感,群众拍手称赞。
武都区黄坪乡某村主任克扣截留2户群众二类低保金3500元,其中自己留用2900元,给村监委会主任600元,被分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合水县太白镇某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村文书合伙在村民名下虚报低保资金53970元,予以私分。3人均被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玛曲县某镇畜牧兽医站站长,违反廉洁纪律,存在编造虚假花名册套取项目资金等问题。镇纪委决定对其立案审查。
……
一桩桩违纪违规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理适当。截至3月31日,被通报的360个乡镇共计立案审查违纪违规问题373件,党纪政纪处分304人。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实现“零突破”全覆盖只是一个新起点。当前,甘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正在以新的姿态全力开展“六个严查”行动,推动各级各层从“零突破”挺进“常突破”,从监督执纪宽松软走向严紧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