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加强和规范乡镇纪委执纪审查工作,督促乡镇纪委严格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监督执纪工作规则》,明确工作流程,着力增强操作性和可行性。近期,县纪委组织督查组,对照《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对18个乡镇纪委的执纪审查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
督查组对照《监督执纪工作规则》,从线索受理处置、初步核实、立案审查、移送审理、处分落实等方面逐一进行了评查。从督查情况看,大部分乡镇纪委线索处置、初步核实、立案审查、移送审理、处分落实进一步规范,各类表册运转正常,依纪依规开展执纪审查工作。但个别乡镇表册没有正常运转,问题线索管理处置不到位,未严格按规定程序步骤开展执纪审查工作,档案管理混乱,执纪审查工作不彻底、不到位、不准确。主要体现在:线索处置环节方面,一些乡镇问题线索管理台账不规范,处置结果没有及时向县纪委按规定报告。反映问题线索未严格按照“谈话函询、初步核实、暂存待查、予以了结”四类方式进行处置。对县纪委交办的问题线索调查不认真、不彻底,处理不到位。初步核实环节方面,有的乡镇纪委未严格按照拟立案审查、予以了结、谈话提醒、暂存待查或者移送有关党组织处理等方式提出处置建议。个别乡镇纪委对上报结果的信访案件没有形成初核报告,以上报的调查报告代替初核报告。立案审查环节,大多数乡镇纪委将讨论立案、调查结论及对县纪委审理室出具的审理报告审查情况记录在乡镇领导干部会议记录后面,没有专门召开乡镇党委会议或镇长办公会议讨论,个别乡镇会议记录不全。对立案案件不及时向县纪委上报,甚至上报时间滞后于60天。审查取证环节方面,部分乡镇纪委提取或复印的证据材料没有注明来源出处及提取人,记写的谈话笔录、电话询问记录不规范,提取的照片证据未加注说明。处分落实环节方面,个别乡镇纪委处分决定拟文稿未与被审查人见面签署意见,大部分乡镇对处分决定《送达回执表》及《处分决定执行情况报告表》执行不力,没有及时向县纪委及时上报,处分决定书未及时装入党员档案。执纪审查安全方面,乡镇纪委普遍存在对办案安全重视不够,安全责任意识不强的问题,乡镇纪委无固定谈话场所,没有安全防范意识,对谈话对象的登记工作落实不到位,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
督查结束后,县纪委向各乡镇纪委下发了《督查工作情况通报》,要求各乡镇纪委要严格对照“二十四字”方针及《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要求,把执纪审查工作做实做细,经得起任何检验。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执纪审查意识,主动担责,结合“三查三治”专项行动,认真做好执纪审查工作。二要突出审查重点。要坚决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挥霍浪费等问题,持续加大执纪审查力度。三要严格审查程序。要严格按照程序步骤有序开展执纪审查工作,规范各类表册的运转,对执纪审查各个环节中的时限要求、审批程序、文书档案等严格依据《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准确把握,快查快结。四要靠实审查责任。要强化责任担当,对执纪审查做到彻底、到位、准确。对于该核未核,核查不细致、不认真、不彻底的要严肃问责,必要时启动“一案双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同时,要求各乡镇纪委对照督查反馈的问题,认真反思,查漏补缺,及时进行整改,并将整改落实情况及时与联系纪检监察室进行沟通,确保整改到位。( 供稿 杨世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