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体育投注怎么玩_365bet体育在线滚球下载_28365-365.com县纪检监察网 365体育投注怎么玩_365bet体育在线滚球下载_28365-365.com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你的位置:首 页廉政新闻 》乡镇快讯

        落实主体责任敢于担当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

        来源:中共365体育投注怎么玩_365bet体育在线滚球下载_28365-365.com县纪委    浏览量:2155    发布时间:2015-09-24 10:13    选择字号:T | T

        站滩乡党委结合“3783”主体责任体系,进一步转变职能,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以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问题为出发点,着力做好 “一件事”、管好“两笔钱” 、抓好“三支队伍”,为全乡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一、做好“一件事”,就是重点做好民生项目建设。今年以来,站滩乡开展的2次整村推进项目招标会中,都及时邀请县第六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参加,确保了招投标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同时,充分发挥乡纪委监督职能,由乡纪委牵头,组织人员全程参与项目实施过程,突出对民生项目关键环节的监管,并不断强化后续管理,使惠民项目家家有份、人人受益,确保民生项目实施过程公开、透明并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二、管好“两笔钱”,就是涉农惠民资金和乡村两级公用经费。在涉农惠民资金方面,站滩乡在对象确定、额度分配等方面严格审核把关的同时,教育全体干部本着“心拿公、手放平、钱发完”的原则开展工作。5月份,乡纪委按照乡党委政府的安排,对辖区内11个村的地膜款收缴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发现2个村存在违规收费问题,在乡党委的支持下,乡纪委对2名村级负责人进行了诫勉谈话并责令作出书面检查,同时对违规收取的费用全部退还给群众,使惠农政策切实得到有效落实。在乡村两级公用经费方面,站滩乡本着“不贪、不占、不乱花钱”的态度,量入为出,精打细算,合理收支,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及时公开账务,接受各方面的监督,确保把每一分钱都花在了刀刃上。

        三、抓好“三支队伍”,就是管好班子成员和乡村两级干部。

        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站滩乡创新思路,制定出台了《积分制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并坚持执行到位。在班子成员中,坚持中心组每月学习制度,严格执行一把手“五不直接分管”和“末位表态”制度,对“三重一大”事项及时进行通报,认真执行科级领导和站所成员半年总结、年终述纪述廉述作风制度,督促班子成员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在乡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对无两年以上驻村经历的乡干部一律调整驻村,增强干部阅历,并结合工作实际,采取明察暗访、专项督查等方式,对干部职工作风建设、惠农政策落实、学校收费等工作进行了监督检查,对发现的村委会无人值班、干部迟到脱岗等问题,严格按照《站滩乡干部积分制》进行了扣分,使乡干部纪律作风进一步好转;在村社干部队伍建设方面,站滩乡加强宣传教育和日常管理,强化党务、村务和财务公开,主动接受村民监督委员会和群众的监督,并通过立规矩、建制度、完善村“两委”议事规则、设立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点等办法,有效杜绝了炕头办公、吃拿卡要、虚报冒领、优亲厚友等现象,努力营造基层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上一篇: 八里铺镇推行“负面清单”倒逼干部转作风

        下一篇: 衙下集镇“十一不准”上紧纪律发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