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万总人口,25.84万人贫困。对甘肃省武威市来讲,脱贫攻坚就是“一号工程”。
只有严明纪律,才能为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提供坚强保障。今年2月以来,武威市以巡察为抓手,围绕精准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组建4个巡察组开展了专项巡察,着力发现影响精准扶贫的问题线索,确保扶贫资金项目规范运行。
按图索骥、以点带面——
着力实现对精准扶贫的全链条检查
精准扶贫项目多、资金量大、贫困户数量多且分散,专项巡察怎样才能深入?武威市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先在凉州区黄羊镇进行了试点,从实践中归纳出“紧跟项目资金巡察”的方法,并参考巡视工作,探索综合运用个别谈话、查阅资料、实地核实、受理信访举报等巡察手段。
这些探索适用于专项巡察。比如,市委第二巡察组进驻民勤县收成乡后,立即从县发改委、财政局、乡财政所等处,拿到精准扶贫资金项目的全部资料,清晰掌握了每个精准扶贫户的受帮扶情况,为深入开展专项巡察提供了精准靶向。
“老王,我们是市委巡察组的,听说县里发你了几只羊,牵回来了吗?”“牵回来了,5只活蹦乱跳的小尾寒羊,还只收运费钱,好着哩。”在与收成乡盈科村精准扶贫户王天勤简短的几句对话里,巡察组敏锐地捕捉到了问题所在——扶贫户领羊本不用花一分钱,王天勤说交了“运费”,其中肯定有问题。
“对扶贫户来说,这些都是救命羊。雁过拔毛到了这个份上,必须揪出来。”巡察组的几个同志义愤填膺,在“东拉西扯”中逐步了解到,村干部发放帮扶羊的时候,每只羊收取了100元。接着,巡察组又按照接受帮扶羊的名单走访了其他几户,最终核实了村干部借扶贫吃拿卡要的违纪问题,抓紧移交线索并及时给予了处理。
“掌握了精准扶贫项目、资金情况,就可以按图索骥,向上巡察项目、资金的管理部门是否履职尽责,向下核实贫困群众是否真正受益。”武威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学民介绍,在对2个重点乡镇巡察的基础上,他们要求巡察组以点带面、左右延伸,全面巡察整个县(区)的精准扶贫工作,深入挖掘存在的问题。
按图索骥、以点带面,保证了专项巡察的深度、广度,让武威市逐步实现了对各县(区)精准扶贫工作的全链条巡察。专项巡察期间,4个专项巡察组充分运用这一办法,在20天的时间里,发现了各县(区)存在拨付扶贫资金迟缓、项目监管不力等问题75个,挖出了党员干部优亲厚友、吃拿卡要等问题线索18个。
严肃反馈、紧盯不放——
督促解决发现的每个问题
发现问题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围绕严肃查处、彻底整改巡察发现的问题、线索,武威市委和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也费了一番思量。
“虽然巡察的是乡镇一级,但根据市委要求,专项巡察组要向县委、区委反馈意见。”武威市纪委副书记楼晖说,这样做就是要强化县委、区委的整改主体责任,确保专项巡察发现的问题件件有着落。
“黑松驿镇部分村组平分低保、分户施保”“财政供给人员违规享受‘双业’贷款、双联贴息贷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市委第四巡察组在反馈意见时一针见血,指出了古浪县在精准扶贫上存在的30个问题。
“照单全收,坚决整改。”古浪县委书记李万岳找到四组组长明确表态,“这么多问题,我们自己却没有发现!”
这样的场景,在其他三个巡察组反馈意见时都曾出现。对武威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而言,他们要的不仅是干净利落的表态,更要彻彻底底的整改。
为督促各县(区)真改、实改,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要求各县(区)5天之内上报整改方案,并要求市委巡察办采取电话督办、实地查核等方式,及时督促各县(区)抓紧整改。
凉州区河东镇就体验过市委巡察办的电话督办。“我是市委巡察办,你们镇河东村冒领扶贫补助的问题整改的怎么样了?”接到督办电话,河东镇党委立即快速运转起来,迅速把核实的情况汇总上报:反馈情况属实,河东镇已向冒领户解释政策,将其剔出了精准扶贫名单,冒领的5000元补助也已收回。
严肃反馈、紧盯不放,在市委巡察办的督促下,专项巡察发现的问题迅速转化为严堵扶贫漏洞、深挖“蛀虫”的实际行动。仅一个多月的时间,武威市专项巡察中发现的问题已整改69个,移交县(区)纪委的18件问题线索也已查结12件。
“专项巡察中,还发现了4个县(区)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武威市纪委案管室主任朱武林介绍,为充分发挥专项巡察作用,市委巡察办对这些共性问题进行了通报,督促全市各级党组织自觉整改。
形成震慑、惠及群众——
确保扶贫精准到位
精准扶贫专项巡察仅仅结束一个多月,武威市这片河西绿洲就已发生不少可喜的改变。
近日,民勤县收成乡中和村原党支部书记王以忠被撤销党内职务的事,在这个临近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的小乡镇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王以忠可是群众眼里的“能人”。20多年里,他带领村民建新房、修村道改善生活条件,盖温室暖棚“赚票子”,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也很受村民认可。但在专项巡察中,王以忠被发现有私存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化解款、挪用人饮工程建设费用向村干部发放补助等问题,被县纪委严肃处理。
“王书记勤勤恳恳,没少干事,没少吃苦,但功是功、过是过,扶贫钱、惠农钱就是碰不得。”一位熟悉王以忠的村干部说道,“这对我们也是个警醒,党的纪律越来越严了,以后我们要管好自己,不犯错误。”
对专项巡察发现问题线索的整改和查处,形成了有效震慑,受到警醒的不只是有问题的党员干部。“扶贫资金是贫困老百姓的‘救命钱’,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更容不得动手脚、玩猫腻”,逐步成为基层党员干部的共识。
对武威市的精准扶贫户而言,专项巡察发现问题的整改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好处。专项巡察反馈后,在古浪县黑松驿镇,392个贫困户很快就拿到市级精准扶贫专项支持资金;在天祝县西大滩乡马场村,村委会副主任和已在武威城区购买商品房的“富户”被剔出了精准扶贫户名单,真正的贫困户享受到了扶贫政策支持。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整改的深入,精准扶贫项目、资金的运行使用更加规范、高效,武威市脱贫攻坚的步伐也更加稳健。建成近2年的黄花滩村养殖暖棚,一度因没有水电无法使用,巡察后供水、通电工程都已开工,贫困户眼见就可以搞养殖赚钱了;资金已拨付到位却迟迟未实施的某产业林产品基地建设项目,巡察后项目负责单位立即招投标、紧施工,项目的进度明显加快……在武威,专项巡察后的精准扶贫,就像安装在干旱农田里的滴管系统一样,每一滴水都精准地滋润着困难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