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委、纪委认真贯彻中央部署,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决有力“打老虎”,毫不手软“拍苍蝇”,形成了“不敢腐”的强大威慑。但从查处案件的情况看,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较为突出,存量仍然较多,增量尚未完全遏制。
“苍蝇式”腐败,看似小问题,实为“大祸害”。有的到处伸手、吃拿卡要,有的办事不公、优亲厚友,有的虚报冒领、贪污侵占,有的故意刁难、欺压群众,有的胆大妄为,连群众的“救命钱”都不放过。这些问题严重侵害群众利益,败坏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望。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良好的群众基础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相比“远在天边”的“老虎”,群众对发生在身边的“微腐败”感受更为痛切。如果这些问题不彻底清除,就会失去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就会动摇党的执政基础。
治理基层贪腐,惩治这一手必须紧抓不放。只有毫不手软地整治和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才能让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果,进而收获群众的信心、信任和信赖,为党的事业打下深厚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要始终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认真贯彻中央纪委和省纪委部署,零容忍、下猛药,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蝇贪”问题,紧追不放、露头就打,把握运用“四种形态”,严肃进行查处,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切实保持高压态势,切实形成强大威慑。
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涉及面广、数量较多、类型多样、群众高度关注,必须要把握特点、结合实际,对症下药、创新方式,集中力量进行整治。要坚持有腐必惩,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有多少处理多少,坚决破除“法不责众”和“基层贪腐是小问题”的心态,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要坚持问题导向,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特别要强化对扶贫领域的监督检查,深挖细查,着力发现问题。要创新工作机制,采取巡察与审查联动,市级和县乡联动,纪委和纪检组联动的方式,整合各级纪检组织力量集中进行整治,即发现、即移交、即查处,对重要问题线索,实行提级审查,由市级纪委直接查处,快查快结、强化震慑,坚决遏制基层贪腐问题的滋生蔓延。要在严肃查处的同时,有针对性的强化源头防范,着力拔除病根,巩固整治成果。特别要强化乡镇和村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开出责任清单,层层传导压力,狠抓任务落实,对责任不落实或对党员干部监督管理不严格的,严肃问责追责,全力推动主体责任落实向基层延伸。
推进基层正风反腐,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更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重大责任。只要我们坚守担当,真抓真管、真管真严,力度不减、尺度不松,就一定能够决战决胜,打赢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攻坚战,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