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党委、纪委,县委各部门,县直各单位党组、党(工)委、总支、支部、纪委(纪检组):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深入推进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结合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认真学习贯彻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市委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上来,统一到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上来,用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和市纪委工作报告精神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忠诚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聚焦监督执纪问责主业,把纪律挺在前面,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持之以恒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深化纪律审查,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成效,为加快365体育投注怎么玩_365bet体育在线滚球下载_28365-365.com脱贫攻坚,实现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提供坚强的纪律保证。
三、具体措施
(一)严明党的纪律,扞卫党章党规权威。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切实将党的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严起来,执行到位。
1.严明党的政治纪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围绕对党忠诚、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遵守执行党的纪律,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对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党员干部搞团团伙伙,传播或发表妄议中央大政方针、违背中央政策的言论等违反政治纪律的问题,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中央、省市县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责任单位:县纪委党风室、6个派出纪检监察组,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
完成时限:近期强化,持续落实。
2.深入开展纪律教育。加大对《问责条例》及省委《实施办法》、《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规党纪的学习,引导党员干部把党规党纪要求牢牢刻印在心上,营造人人守纪律、讲规矩的浓厚氛围。充分运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加强道德示范和警示教育活动,促使党员干部坚守道德高线,把牢纪律底线。
责任单位:县纪委办公室、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
完成时限:12月底完成,长期坚持。
3.突出抓早抓小。秉持严管就是厚爱的理念,严格党内生活,扩大约谈、函询的范围,让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的成为大多数,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极少数。把“四种形态”运用情况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从信访受理、线索处置、谈话函询,到执纪审查、调查谈话、审理报告,都体现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的要求,实现抓早抓小的经常化、制度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责任单位:县纪委信访室、4个纪检监察室、案件审理室、6个派出纪检监察组,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
完成时限:持续落实。
(二)落实主体责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强化管党治党意识,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着力构建“3783”主体责任体系,对照“866”衡量检验标尺推动主体责任落实。
1.强化压力传导。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推动责任压力向乡镇和县直党政机关,向事业单位、学校、农村基层传导,真正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各级党组织要抓好对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工作,敢于担当、敢于较真,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贯彻到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责任单位:6个派出纪检监察组,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
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2.加强清单管理。全县各级党组织要结合实际,建立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清单,促使各责任主体对单领责、签字背书,照单履责、敢抓敢管。纪检监察组织要协助本级党委(党组),依据责任清单,加强对职责范围内的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落实主体责任情况的监督检查,着力解决责任落实不力的问题。
责任单位:6个派出纪检监察组,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
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3.严格责任追究。认真贯彻执行《问责条例》和我省《实施办法》,把问责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对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力、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缺失、监督责任缺位、“四风”和腐败问题多发频发的,都要严肃追究责任。坚持“一案双查”,综合运用通报、诫勉、组织调整或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方式,既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又追究领导责任、党组织的责任。建立追责情况定期报告和追究典型问题通报制度,通过问责和曝光,把责任落到实处,使问责成为常态。
责任单位:县纪委党风室、4个纪检监察室、6个派出纪检监察组,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
完成时限:持续落实。
(三)加大查纠力度,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坚持坚持再坚持,紧盯重要节点,管住重要环节,看住“关键少数”,锲而不舍查纠“四风”,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1.不断强化作风督查。密切注意“四风”新动向、新表现,强化日常督查和专项巡查,对隐形变异“四风”问题深挖细查,对发现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顶风违纪的问题,树立正确的执纪导向,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进一步完善群众举报受理、查处、反馈机制,优化办理流程,畅通监督渠道,激发群众监督正能量。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典型问题,形成有力震慑,促进作风建设向善向上。
责任单位:县纪委信访室、党风室、6个派出纪检监察组,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
完成时限:持续落实。
2.督促部门履职尽责。将重点检查和专项抽查结合起来,加大对职能部门履职尽责情况的再监督。对本行业、本系统作风建设不抓不管,出现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服务民生流于形式、落实政策搞变通、打折扣等问题的,要严肃整改一批、坚决问责一批、通报曝光一批,切实推动形成优良政风。
责任单位:县纪委党风室、6个派出纪检监察组,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
完成时限:持续落实。
3.引领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各级党组织要把贯彻落实《廉洁自律准则》作为改进作风的重要抓手,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培养高尚道德情操,抵制不良风气,营造反腐倡廉的浓厚氛围。要抓好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充分运用各种媒介平台,加强思想理论、形势任务、党规党纪、文化传统的宣传,及时应对和引导舆论。通过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家规家风、乡规民约中的精华,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创建活动,推动社会风气持续好转。
责任单位:县纪委6个派出纪检监察组,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
完成时限:持续落实。
(四)保持高压态势,加强和改进执纪审查工作。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用铁的纪律彰显党纪的威严,转变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思路,切实提高执纪监督实效。
1.保持力度不减、节奏不变。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形成持续威慑。坚决查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的党员干部,发现违纪问题坚决立案审查。坚持快查快结,在查清涉嫌违纪案件的主要事实后,对构成违纪的党员干部,及时作出党纪处分;涉嫌犯罪的,按程序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责任单位:县纪委4个纪检监察室、案件审理室,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
完成时限:持续落实。
2.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把教育、保护和挽救党员干部作为执纪审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达到既严明纪律又团结同志的目的。把执纪审查的过程变成教育违纪党员干部改过自新的过程,审查和审理报告不仅要反映违纪事实,还要反映被调查对象对所犯错误的认识和悔过态度,用纪律的语言描述违纪行为,充分体现执纪审查的政治性,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对轻微违纪问题,快速反应、合理处置,真正使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成为大多数,坚决防止党员干部触碰纪律底线。
责任单位:县纪委4个纪检监察室、案件审理室,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
完成时限:持续落实。
3.加强组织协调、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县委反腐败工作协调领导小组职能,健全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措施,坚持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加强各成员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问题线索及时移交,形成协调高效的反腐败工作格局。
责任单位:县纪委4个纪检监察室、案件审理室,县委反腐败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持续落实。
(五)紧盯脱贫攻坚,着力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强化责任担当,以“两查两保”专项行动为抓手,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违纪问题,以严明的纪律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保障。
1.深化巡查检查。深化“两查两保”专项行动,认真开展专项巡查、交叉检查,加大农村基层干部违规违纪问题查处力度,重点查处和纠正扶贫领域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暗箱操作、损公肥私、优亲厚友、刁难群众等突出问题,着力维护群众利益。
责任单位:县纪委4个纪检监察室、6个派出纪检监察组,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
完成时限:12月底完成,长期坚持。
2.强化协调配合。强化纪检监察与检察、扶贫、财政、农牧、卫计、教体、住建等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和问题线索移交机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定期收集汇总、梳理排查、重点督办、跟踪问效。运用大数据手段和方法,对城乡低保、农村危房改造、整村推进等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比对分析,及时发现和查处违纪违规问题。
责任单位:县纪委信访室、4个纪检监察室、6个派出纪检监察组。
完成时限:持续落实。
3.严肃问责处理。对专项巡查、交叉检查、部门移交的扶贫领域问题线索认真分析研判,对共性的问题下发通报,督促整改;对轻微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对相关负责人进行约谈诫勉,遏制势头;对发现的性质恶劣的严重违纪问题,坚持严查快结,不仅对当事人进行严肃处理,对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也要一并问责,达到查处一起,教育一片的目的。
责任单位:县纪委党风室、4个纪检监察室、6个派出纪检监察组。
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六)持续深化改革,推动纪检监察机制制度创新。坚持立行立改,聚焦监督责任落实,按照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的各项要求,结合实际认真探索实践。
1.优化派驻模式,推进“派驻两结合”。借鉴省、市做法,在充分发挥6个派出纪检监察组作用的同时,组建面向县直单位的单独派驻纪检组,健全完善工作制度,强化管理监督,确保有效发挥职能作用,形成“综合派出+重点派驻”的“派驻两结合”工作模式,实现监督互补,对县直单位监督全覆盖,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确保监督的存在感。
责任单位:县纪委6个派出纪检监察组,县直有关单位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
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2.落实“两个为主”要求,促进履职尽责。落实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的要求,深化“县乡纪委协作、乡镇纪委分片、纪委部门联动”办案机制,加大对乡镇和县直单位纪检组织纪律审查工作的督促指导,通过提级办案、交叉办案、协作办案、派员领办,提高执纪审查能力。落实乡镇和县直单位纪委书记(纪检组长)两个提名考察办法,强化乡镇和县直单位纪检干部的调整配备,督促基层纪委更加大胆地履行监督职责。
责任单位:县纪委4个纪检监察室、6个派出纪检监察组,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
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3.扎紧制度笼子,规范权力运行。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的预防腐败制度和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领域调查分析、专项治理制度,结合纪律审查,以案探源,及时发现和堵塞制度设计中容易滋生腐败的漏洞,强化制度刚性约束,促进权力阳光规范运行。完善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全面排查廉政风险点,划分风险等级,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形成以积极防范为核心、强化管理为手段的科学防控机制。
责任单位:县纪委党风室、4个纪检监察室、案件审理室、6个派出纪检监察组,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
完成时限:12月底完成,长期坚持。
(七)坚持严字当头,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队伍。始终坚持忠诚干净担当的标准,不断提升纪检监察干部综合素质。
1.加强学习培训。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组织纪检干部学习党章党规、系列讲话,尤其要学深悟透《纪律处分条例》、《问责条例》、《党内监督条例》,准确把握纪律尺度,做到定性准确、量纪恰当。高质量举办全县纪检监察干部业务培训班,通过交流研讨、考试测评等形式提升培训实效。积极选派干部参加中央和省市纪委举办的培训班,增长见识,提升水平。
责任单位:县纪委办公室,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
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2.持续深化“三转”。按照省市纪委要求,年内全面完成县纪委内设机构调整工作,把工作人员和力量向纪律审查方面倾斜,做到聚焦聚焦再聚焦。进一步规范乡镇纪检干部和县直单位纪检组织负责人工作分工,确保把更多的力量集中到主责主业上。认真落实乡镇纪委目标管理责任制,细化实化乡镇纪委工作指标,促进乡镇纪委职能发挥。
责任单位:县纪委办公室,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
完成时限:12月底完成,长期坚持。
3.强化监督管理。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监督管理,督促自觉遵守各项规定,维护良好形象。严明工作、保密、审查等纪律,对不作为、不善为的,要批评教育、组织调整;对在纪律审查过程中执纪违纪、以案谋私的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纪律,建设一支忠诚于党、让人民放心的纪检监察队伍。
责任单位:县纪委办公室、6个派出纪检监察组,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
完成时限:持续落实。
中国共产党365体育投注怎么玩_365bet体育在线滚球下载_28365-365.com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2016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