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观看了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电视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从这部专题片中,我看到了中纪委为了加强自身建设,坚决清理门户的决心和韧劲。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党中央正风反腐的高压态势始终不曾减弱,“打虎上无禁区,拍蝇下无死角”的现实状况,充分证明党中央横下一条心来,随着反腐的深入。
在专题片中,有中纪委的工作人员,有信访人员等,他们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以权谋私,以案谋私,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严重危害了纪检监察机关的公信力,令人咋舌。为了一己私利,戴着为人民为国家的伪善的面具,人前清廉人后聚财。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样的人时间长了就会被查出来,我们必须相信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党的纪律是严明的。谁也甭想逃过法眼。
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五千年悠悠历史多少正面反面的例子给了多少启示,却永远在利益面前忘记了前车之鉴,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多少的有能力满腹经纶的官员本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得以英雄用武,却在大浪淘沙中卷进海洋的深渊,当被咸咸的海水清洗得透彻后幡然醒悟却早已亡羊补牢为时已晚。为什么当初出发时朝着的太阳,此刻却在身后叹息。抵御诱惑我们不得不练就自己的筋骨,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自身硬了,才能打更好的铁,炼更好的钢!
“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成人者必先自成。”作为监督执纪的专门队伍,纪检监察干部肩负着维护党纪政纪、推进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职责,其素质、能力和作风,直接关系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成效。
打铁还需自身硬,正人必须先正己。可以说,纪检监察队伍也并非处处“铁板一块”,个别纪委干部在权色利诱面前,或半推半就或毫无掩饰,使本是阻止贪腐的“防火墙”,沦为官商之间的掮客,使本是打虎拍蝇的执纪者,蜕变成监守自盗的阶下囚,十八大以来,对纪检监察系统干部,谈话函询5000人次,组织处理2100余人,处分7500人,这说明专司“打虎”“拍蝇”的部门,反腐同样不能忽视。
纪检监察干部不具备天然的“免疫力”,纪检监察机关也不是天然的“保险箱”,必须牢固树立监督者更要带头接受监督的意识,自觉接受党组织、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聚焦监督执纪问责,深化标本兼治,创新体制机制,健全法规制度,强化党内监督,把纪律挺在前面,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对相关渠道反映的纪检干部的问题,要真调实查,不护短、不遮丑,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群众的信任重托。
纪检监察干部既承担着党章赋予纪委的纯洁党的队伍、维护党的肌体健康的神圣职责,又是党的干部队伍的组成部分,既要发挥执纪问责的先锋作用,坚定维护党纪党规的严肃性、权威性,又要始终将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对不敢抓、不敢管、监督责任缺位的要坚决问责,唯其如此,才能让责任意识深入人心,让担当精神蔚然成风。
权力就是责任,监督执纪问责不仅仅是纪检机关的权力,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如果履行责任不到位,就要被问责。打铁还需自身硬。纪检干部只有始终以最严格的要求锤炼自己,以忠诚、干净、担当的标准淬炼成钢,才能担当起党章赋予的神圣使命。党员干部和群众对纪检工作有一份尊重,对纪检干部有一种信任,是因为那份“打虎”“拍蝇”的成绩单就摆在那里,党风政风显着变化看在眼里,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更要做好自身的预防和警示,守住“底线”,不越“红线”, 做到“忠诚干净担当”,用行动诠释“打铁还需自身硬”。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纪检监察机关加强自身建设同样永远在路上。沿途的风景再美,路旁的野花再艳,我们千万别忘了为什么出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供稿徐新平 编辑冯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