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的指示要求,“刀刃”向内,严防“灯下黑”,充分体现了“打铁还得自身硬”的担当和硬气。通过收看专题片,我个人受到强烈震撼,作为监督执纪问责的“打铁人”,只有练好绝对忠诚干净担当的“硬气功”,才能不负党的信任和群众信赖。
一、练好“硬气功”源于对党的绝对忠诚
纪检监察干部最硬的底气来源于对党的绝对忠诚。“绝对”二字划出了忠诚的底线,阐述了忠诚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绝对忠诚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对党的忠诚,没有“差不多”,没有“基本上”,没有99.9%,而是100%绝对纯度的忠诚,不容打任何折扣。无论在任何时代,忠诚都是对纪检干部第一位的要求。
中央纪委第八纪检监察室原处长原屹峰在严重违纪被审查时就对自己忏悔:“因为我一直在搞执纪工作,也知道发生的一些错误应该依靠组织,相信组织,把自己交给组织,但自己反而怀疑、躲避甚至对抗,其实是罪加一等,说到底还是对组织不忠诚、不老实,背叛组织。” 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把自己摆进去,熟记党章党规党纪,熟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警觉性,忠于组织、忠于人民、忠于事业,始终保持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与省、市、县委保持高度一致,不该说的话坚决不说,不能干的事坚决不干,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做党章党规党纪的忠实执行者和坚定扞卫者。
二、练好“硬气功” 源于对责任的绝对担当
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纪检监察干部重要的的基本素质。纪检监察工作干的就是得罪人的活,不得罪腐败分子,就必然有负于党和人民。对于纪检监察干部来说,这是必须坚守的一条原则,丝毫不能退让半步。在全面践行执纪监督“四种形态”要求的新常态下,要注重多咬耳朵、多扯袖子,经常红红脸、出出汗,从苗头入手、从小事着眼,使纪律规矩始终挺在法律前面,始终管住大多数党员干部。从这个意义上讲,党的纪律和规矩是不可逾越的底线,纪委在关键时刻“唱黑脸”,就如在高压线前设下了一道“安全线”。坚持纪律要求不松,对违纪现象“零容忍”。这样既是对自己肩负的使命负责,也是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个人负责。
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如果都像原山西省纪委书记金道铭那样认为“纪委书记挺难干的,是得罪人的活儿。特别是冲击一部分人利益的时候难得一塌糊涂”,导致监督工作只是“蜻蜓点水”、“你好我也好”,最终影响的是整个地方和部门的风气,带来“塌方式腐败”等恶果。这样的纪检监察干部也难逃被追责的结局。
监督执纪问责的权力越大,考验纪检监察干部的责任担当就越大。我们要善于从小处入手,向实处发力,在严处把关,讲原则不讲面子,讲党性不讲私情,讲法纪不讲关系,持续释放执纪必严,越往后越严的强烈信号。要“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以无私无畏的斗志和勇气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真正把个人的荣辱和安危置之度外,不当老好人,不怕得罪人,更不能考虑个人的后路!
三、练好“硬气功” 源于对清廉的绝对坚守
纪律面前人人平等,普通党员干部不能违,纪检监察干部更“不能犯”,否则就是“罪加一等”。 信任是对纪检监察干部最大的支持,但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进了纪检监察机关,或成了纪检监察干部,不等于进了“保险箱”、上了“保险锁”,更不等于没有“出事”的概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你们是查人家的,谁查你们呢?这个问题也要探索解决。”
中央纪委第六纪检监察室原副处长袁卫华曾经是家乡的高考状元,北京大学法学院高材生,大学毕业后直接考入中央纪委机关工作,曾经参与查办过慕绥新、马向东、武长顺等大案要案,也曾经立功受奖。他通过泄露问题线索交换来的承揽的工程项目总金额超过10亿元,也把自己送上了不归路。“打铁人”自身要做“铁打的人”,才能经受被围猎的考验。作为监督人的人,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强化对清廉的绝对坚守,对干净的无可挑剔,特别是履行执纪审查权、监督权的时候,不能任性妄为,更不能以岗谋私,议案谋私。
有人说:“别太把自己当回事。”或许这是做人的道理,但也要加以分析,“不把自己当回事”不行,“太把自己当回事”也不行,千万不能把现有的成就看作是自己的功劳,目空一切,藐视一切。有个寓言富有哲理,说的是一只骆驼,辛辛苦苦穿过了沙漠,一只苍蝇趴在骆驼背上,一点力气也不花,也过了沙漠。苍蝇讥笑骆驼说:“骆驼,谢谢你辛苦把我驼过来,再见!”骆驼看了一眼苍蝇,说:“你在我身上的时候,我根本就不知道,你走了,你也没必要跟我打招呼,你根本就没有什么重量,别把自己看得太重,你以为你是谁呀!”从魏健、曹立新等人违纪违法轨迹看,共同点就是错误的认为“中纪委这地方,谁查中纪委啊?”,太把自己当回事就容易看不清自己,拎不清轻重,就会头脑发热找不着北,就会产生的侥幸心理和愚蠢想法,最终追悔莫及。
我们汲取他们的教训就必须在纪律上始终敬畏党的权威,维护党的形象,扞卫纪律的威严。坚持用党规党纪的“手电筒”既照别人、更照自己,追求高标准、从严守底线,使纪律和规矩持之为红线、内化为修养、升华为信条,守住廉、保住洁,决不越雷池一步。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纪检监察工作这项崇高事业,才能无愧于纪检监察干部这个崇高身份!(供稿杨平林 编辑冯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