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如何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是新形势下从严治党,加快经济发展的新课题。省纪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指出,研究规范政商关系的措施和办法,研究各级党委、政府、纪检监察机关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中的责任,研究政商交往的界线和标准,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研究怎样监督和处置政商交往中的不亲、不清行为,既防止官商勾肩搭背,又防止干部谈商色变,做到有交集不搞交换,有交往不搞交易。如何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听听基层领导干部怎么说。
![]() 刘忠仕 | 给政商交往提供一张“明白纸” 中共金昌市纪委常务副书记、市监察局局长 刘忠仕 一直以来,我国传统的政商关系表现为“寻求关系、建立关系、维护关系、利用关系、发展关系”,这种“亲密无间”的联系必然导致官商勾结、以权谋私。习近平总书记用“亲”“清”两个字定位新型政商关系,不仅让政商双方有规可依、有度可量,更给党员干部和企业家之间打交道指明了方向,划出了底线。 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必须加强制度建设。要依据党纪法规进一步理清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全面列出政商交往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给政商交往提供一张“明白纸”,明确政府和企业哪些应该为、哪些不能为、哪些必须为,划出政商交往界限,既要关闭政商“勾肩搭背”这扇门,又要为政商合作打开公平透明的一扇窗,使政商按纪律规矩办事、按市场规律出牌,实现企业与政府的良性沟通与合作。 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必须加强监督执纪。一方面要零容忍解决不“清”问题,坚决查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行为,既要严查利用手中权力为不法商人谋取私利的领导干部,又要严惩利欲熏心、围猎官员的不法商人,斩断“互惠互利”、互“傍”互“益”,“各取所需”、“各有所图”的腐败链条,让政商关系返璞归真。另一方面,要旗帜鲜明反对不“亲”问题,对那些没有担当、不想尽责,处处以政策、纪律为借口,不见企业,不愿办事,对企业的合理诉求和合法权益不关心、不回应、不作为的领导干部要坚决追责问责,切实转变“谈商色变”、“为官不为”的现象。 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必须加强道德教育。官有官德,商有商道。官无德不可用,商无道走不远。要用正反面典型,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亲”商“扶”商、廉洁从政,守住纪律底线和道德高线,掏真心、动真情,用真力、出真招服务企业,在“亲”商中斩断私利的杂念,清白亲切地为企业服务,坦荡真诚地同企业家接触交往。要引导民营企业家“亲”政守法、诚信经营,在“亲”政中斩断投机的杂念,不寻租、不行贿、不破坏市场规则,以良心品质和诚信经营铸造企业品牌,靠市场、科技、创新和企业家精神赢得成功,展示企业守法清白的形象。 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必须加强考核激励。要建立考核制度、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努力营造亲商爱商的良好环境, 改进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努力为商家搭建有利于发展的平台,赢得商家的信赖。各级政府应将“亲”商、“爱”商、“扶”商作为硬性指标,纳入考核体系,纳入年度目标,督导检查、挂钩考核,形成良性循环。另一方面,企业应将“亲”字置于发展规划当中,积极主动同各级党委和政府及部门多沟通,满腔热情支持地方发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接受监督监管,实现企业与地方发展共赢。 |
胡世祯 | “亲”距离 “清”品行 中共陇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 胡世祯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重要理念中对党员干部和企业家之间怎样打交道,指明了方向,划出了底线。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应从三个方面发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打造绿色政治生态、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必须坚持法治与德治结合。坚持“亲”“清”为上、“亲”上加“清”,着力解决党政部门中出现的“亲”而不“清”、“清”而不“亲”现象。坚持法治为本、依法构建,依法保障非公有制企业产权和合法权益,依法打击侵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人身、财产权利的刑事犯罪。坚持制度为要、规则至上,建立健全新型政商关系的长效制度规范。坚持德治为先、文化引领,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群众意识、服务意识、法治意识,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强化法治意识、公平竞争意识。坚持社会参与、商会协同,发挥工商联、各类商会、协会组织等社会组织在建设新型政商关系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好党和政府、社会和人民的利益。 加快建立有序有效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正向激励机制,积极化解干部顾虑,鼓励干部敢干事、能干事,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政商关系在依法依规、界限分明、公开透明的轨道上良性互动。加强新型政商关系的法律、纪律、制度、机制建设,进一步明晰机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企业及其经营者两个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规范涉企服务和交往行为,加快形成公开透明、沟通有力、监督有效、考评合理、奖惩分明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建立“亲”“清”有序、边界清晰、权责明确、交往规范、公私分明的新型政商关系。总的来说,政商交往既要有方、有道、有法,又要有界、有序、有效。 积极打造富商安商环境。要从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改进服务方式、增强服务透明度上优化政务服务水平;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减轻负担、加大惠企扶持力度、落实促进经济发展政策;从落实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加强政策宣传普及、畅通企业诉求渠道、发挥社会组织作用上畅通政商沟通机制;官员要坦荡真诚地与企业家交往,积极主动倾听他们的心声和期盼,主动吸引企业家与政府沟通交流,形成“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的互动局面;各级工商联、商会组织也要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使政商关系在“清”的前提下“亲”起来;从开展政商廉洁教育、建立企业守廉激励和失廉惩戒机制、加强项目工程廉洁建设方面加强廉洁文化建设,营造良好企业发展环境。 |
![]() | 古语云:“得胜于斯,必败于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红顶商人”胡雪岩,从富可敌国到郁郁而终,悲喜之间的转换既突然又必然。解读历史,不难发现商人的命运与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这也为当今中国的政商关系带来了借鉴与启示——那就是如何把握好政商关系的度。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用“亲”、“清”两字阐明新型政商关系。其含意有二,即“‘亲’则两利,‘清’则相安”。对党员领导干部而言,所谓“亲”,就是要坦荡真诚同企业接触交往,特别是在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情况时更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多关注、多谈心、多引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所谓“清”,就是同企业家的关系要清白、纯洁,不能有贪心私心,不能以权谋私,不能搞权钱交易,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 以“亲”为血液,以“清”为风骨,一个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只有把“亲”“清”融进肌理,才能建立和谐、健康、有序的政商关系。(主持人 魏雯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