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点,家风相连成民风,民风相融汇成国风。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名话就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每个家庭或多或少会有一些自己的家规,而这些家规是家庭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是一个家庭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
俗话说:“家兴出孝子,家败出逆子”。一个家庭的兴衰,直接影响着子女的品质言行,而一个家庭的兴衰与否,都与家风、家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的家庭是个普通的家庭,但也有属于自己的家风家训,比如:做人做事要踏实,老人要有老人样,以德为重;孩子要勤奋好学,尊重长辈;年轻人做事要有头有尾,不贪财,不放纵,踏踏实实做事,干干净净做人。我们虽不是书香门第,更不属于豪门贵族,但却有这样朴素而实用的家规,父母给我们传承了下来,我们会继续在孩子身上传承下去。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从小,我的父母就教育我们要有一颗善良的心,不能欺软怕硬,算计别人。我记得小时候家门口来个讨饭的,母亲总是要给一口吃的才打发走,从没冷眼相待过,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我也是这样教育孩子的。每次走在街上,女儿看见那些跪地乞讨的人,都要跑过去在眼前放一元钱,对看着确实可怜的人,我从没拦过她的小小善举,我想让女儿明白,做人不能太冷漠,但对于那种明显露出破绽的欺骗行为,我会及时阻止并引导女儿,不能同情心泛滥,要明辨是非,做人要有原则、有底线。
“做事要踏实,做人要干净,干什么事都要有头有尾,不能应付差事”。我的父母虽然都是农民,但却都是明白人,始终给我们贯穿着这样的道理。自从到县纪委工作后,家人时常给我敲警钟:“拿别人的手短,吃别人的嘴软”,话虽粗陋,道理却很明白,就怕我在一念之间犯下错误。在这方面,我很钦佩也很感激我的家人,这几年,我一直参与执纪审查工作,下乡办案、周末加班、晚上加班的情况时常有,但家人们从来没有埋怨过,有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才让我解了后顾之忧,安下心工作。记得2016年底,几个监察室的所有人员都参与查办上级督办的采砂和环保案件,由于时间紧,任务重,那段时间连着一个多月几乎在每晚十点前没进过家门,每天加班的人中除了我其他都是男同志,曾有同事开玩笑说:“把你当成男同志用,再没当成女的”,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我知道大家都辛苦,也是苦中作乐,开个玩笑减压,可当时我就有一种心酸和委屈的感觉,说实话,谁不愿意下班后回家陪家人,谁不愿意节假日能正常休息。那段时间,晚上回到家时,女儿都已睡下,她的家庭作业还没检查签字,我只有在第二天早上孩子上学前匆匆忙忙检查签字,孩子小,不理解我的工作,就对我发脾气,不理我。有一次晚上加班写材料时,女儿直接打电话来又哭又嚷,她质问我说:“妈妈,我的学习重要,还是你的工作重要?”当时市纪委的曹主任恰好在场,让他听见孩子哭闹我感觉不好意思,就连忙在电话中说好话哄哄女儿,曹主任当时说了一句话让我很感动,他说:“干纪检工作的女同志挺不容易的!”有时工作太忙我忍不住发牢骚时,家里人就安慰开导,偶尔还会批评,让我好好干工作,少发牢骚,要珍惜这份纪检监察工作。在家人的眼中,我的工作神圣有意义,是他们的骄傲,现在孩子长大懂事了,慢慢也理解认可了我的工作,知道妈妈的工作忙,还知道不能打听,也不能过问。得到了家人的理解与支持,这是对我最大的鼓励,使我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这一切,都与我们的家风、家训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我们都是党的干部,更是一名纪检人,家风正则党风正,我们纪检人都应该把家风摆在重要位置,传承好家规,涵养好家风,自觉做到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家风正,则作风淳,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力量。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以小家治大家,小家幸福,我们祖国这个大家才会和谐文明、美丽富强!(作者系县纪委监察委第四纪检监察室副主任)